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口述历史

岁月回响—陕北早期党组织开展兵运和发展革命武装的故事

来源:未知
   浏览量: 3392   发表时间: 2012-12-04 11:30
打印本文
 
 
  鲜血染红的旗帜
  《岁月回响》总片花
  (男)重温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
  (女)探寻坚定信念的感恩之旅
  (男)体味共产党员的胸怀和担当
  (女)感受战火洗礼的悲壮与恢弘
  (男)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陕西新闻广播、陕广新闻、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推出大型系列访谈
  --(合)《岁月回响》
  (主持人) 您好,听众朋友,欢迎收听由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陕西新闻广播、陕广新闻联合推出的系列专题节目《岁月回响》。今天欢迎您收听第   集《鲜血染红的旗帜》。
  这一集讲述的是陕北早期党组织开展兵运和发展革命武装的故事。为您主讲的是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任德存。
  听众朋友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的是陕北早期党组织如何发展革命武装、开展兵运工作的历史。
  这里提到的人和事听众朋友们可能比较生疏,可是,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就不会有以后陕北革命的大发展。所以,对于这些先烈们,我们要献上崇高的敬意。
  1927年8月,以西北军总参谋长石敬亭为主席的反共的陕西省政府成立后,致电各地加紧“清党”反共。以井岳秀为代表的陕北反共势力,对陕北党团组织进行了疯狂破坏。
  1928年4月,中共陕北特委成立后,根据陕西省委指示精神,提出“反蒋必先倒井”的口号。
  听众朋友可能要问“倒井”是什么意思?这里提到的“井”,指井岳秀。
  井岳秀,字崧生,陕西蒲城人,受其弟井勿幕的影响,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首次北上榆林,因为处理神团反洋教而声名大振,1931年蒋介石任命他担任八十六师师长,统治陕北长达20多年。在此期间,疯狂破坏革命,捕杀共产党人。当时有一首信天游是这样描写井岳秀的:“好一个井岳秀,真是个坏骨头。/他把咱陕北挖了个苦,逼起闹革命。”
  于是,陕北党组织确定发展革命武装的方针是,号召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设法打入国民党部队搞兵运工作。
  这一年的夏天,杜斌丞先生以探望老友为名,给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九路军骑兵第一师师长高志清作“倒井”的工作。因高志清和井岳秀两人政见不一,矛盾重重,便表示赞同。高志清决定在神木县师部驻地成立教导队,让黄埔军校毕业生、共产党员杜鸿范任教导队队长,修建营房,培训干部。
  为此,陕北特委立即动员神木、佳县、米脂等县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投考教导队。谁料想,高志清“反井”思想并不坚决。杜斌丞走后,高志清整天就是吃喝玩乐,贪图享乐,早把整军和办教导队的事忘记得一干二净。陕北特委发现这种情况后,马上决定,在高志清部队里面共产党员人数较多的手枪连成立特别支部,直属陕北特委领导。陕北特委也根据形势的变化,将原来说服高志清“倒井”的计划,改变为哗变高志清和井岳秀部队,发展革命武装。
  1929年秋冬,井岳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办起了军官教育团,高志清部也派人受训,手枪连派出了刘德禄、高仰观和高照璧等人参加。于是,党的力量在军官教育团里逐渐壮大。
  1930年冬,经过两年的艰辛努力,在高志清部手枪连发展党的武装工作初见成效,暴动条件也逐渐成熟。
  12月,以手枪连三排长王凤城因刑事案被关押并被判以重刑。手枪连王自强等人密谋于22日劫狱、拉走队伍。由于时间仓促,一些地下党员并不知情,所以有些人员并没有拉出来。哗变的时候,王自强带人直奔司令部,打开军需库和弹药库。凌晨5时左右,暴动部队从北门出城,离开神木,公推王志强为连长。
  这次暴动,共拉出八九十人,弹药充足,武器精良。每人一枪一马,还带走高志清心爱的大青骡子--草上飞。
  当时,地下党员高宜之奉命到安边出差,回来的路上,与暴动部队在靖边县的史家洼相遇,参加了对这支部队的领导。高宜之和常翔峰等人便将部队拉到保安一带,与刘志丹会面。刘志丹指示:由于暴动部队成分复杂,党员少,环境恶劣,暂时不宜公开打红旗,可先和郑思成的人联合,共谋“倒井”,并提醒注意安边张鸿儒部可能要侵吞这支部队。
  果然,时间不久,张鸿儒部打着“联合倒井”的旗号,采取诱骗的办法,将该部吞并收编。“神木兵变”以失败告终。
  主持人:上面讲到井岳秀在榆林开办军官教育团,培训下级军官,除神木外,其它县是否派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参加受训?这个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王贵宾。王贵宾在兵运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请听众继续收听。
  倒井不成,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是什么?1929年春末,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在榆林城北红石峡的天门、地门之间的洞穴内召开。
  红石峡位于榆林城以北5公里的红山脚下。为宋元间名刹遗址。因落日照于岩石上呈现红色,故名红石峡,红石峡还有“塞上露天书法宝库”之美称,摩崖石刻琳琅满目,其字大者丈许,小者方寸,石刻中有“雄镇三秦”、“中外一统”等内容,1924年榆中丁级毕业生委托学校学监、兼任文书的崔焕九先生题刻“力挽狂澜”四个大字,则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保卫疆域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
  红石峡会议决定由刘志丹担任特委军委书记,主持特委工作。会议提出搞武装斗争可以采取白色的,即争取国民党军队的工作,灰色的,即做非法武装的工作;红色的,即组建工农革命武装等三种形式,并决定以争取国民党军队为主,加强党的领导,推动灾民分粮吃大户运动。
  前面提到了井岳秀部队要在榆林开办军官教育团,中共陕北特委便利用这个难得的有利机会,和各县党组织联系后选派了一批优秀党团员前往受训,并相机开展活动。1930年初,正式组建了军官教育团支部。就这样,革命的火种开始悄悄播下了。
  共产党员王贵宾就是受党委派参加的受训人之一。他被派到刘润民的二五八旅旅部工作,不久,为了建立基层党组织,他主动要求到连队锻炼,在军官教育团当了一名学兵。王贵宾在教育团如鱼得水,工作卖力,很受旅长刘润民的器重,不久,便将他由士兵提升为班长、排长,又调回旅部担任文书和录事。王贵宾的任务是担任各军支与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之间的秘密交通员和情报员。他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和他的战友们一道在连队建立党的地下组织和发展党员,为党提供重要情报,好几次都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党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免遭损失。
  这一年年底,刘志丹到榆林视察工作时,被叛徒出卖,王贵宾利用特殊身份获得这一消息后,不顾个人安危,直奔特委的秘密联络点药王庙,向特委报告情况,刘志丹及时安全脱险。
  还有一次是发生在1930年的事了。张东皎受党组织委派,以宁夏骑兵第十六师师长苏雨生的代表身份,到榆林和井岳秀进行军事联络,借此机会,向特委汇报宁夏兵运工作情况。井岳秀对张东皎的行踪产生怀疑,密令加强防范,如发现不轨,立即扣留。王贵宾将情况及时反映给特委,特委又采取果断应急措施,张东皎顺利地离开险地,返回宁夏。
  1930年5月,中共陕西临时省委书记杜衡来陕北巡视工作,要求组织暴动,派特委委员李文芳到榆林先做准备,兼搞军官教育团工作。李文芳通过王贵宾与各军支取得联系,秘密传达上级指示。井岳秀部八十六师炮兵营、工兵连以张怀树、何格兰为首的中共组织,开始从思想上、组织上作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王贵宾负责武装暴动的联络工作。1930年9月5日,准备在井岳秀生日当天举行暴动,因准备不周,未能施行。1931年同期,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二日,计划第二次举行暴动,不料暴动计划有所泄露,井岳秀对此事进行追查,将王贵宾以嫌疑分子罪名开除出二五八旅,责令其立即离开榆林。
  主持人:原定的第二次暴动就这样夭折了,值得庆幸的是王贵宾仅仅以“嫌疑分子”被开除。他离开榆林后,真的会像井岳秀要求的那样离开榆林吗?请听众继续收听。
  王贵宾被开除出二五八旅后,强迫离开榆林,时隔不久,他又秘密潜入榆林城,准备再次策划起义。不幸的是,王贵宾在和地下党员接头时却被逮捕,关进了榆林看守所里。在这里,他见到了王子宜、曹力如等6名共产党员,于是,他们在监狱中开辟了另外一个战场。
  1931年冬,国民党陕西省党部调来宋志先,组成陕北临时军事法庭会审处,审问关押的共产党人。宋志先在审问王贵宾时假腥腥地说:“你要好好想一想,不要错过最后机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王贵宾轻蔑地回答:“谢谢你的好意,给我的机会实在太多了,可惜我什么也不知道,不能帮忙。”
  这时的宋志先凶相毕露,高声叫道:“王贵宾,你不要不识抬举,我问你想不想活了。”话音刚落,王贵宾铿锵有力地骂道:“狗屁!老子原来就没打算死。但为消灭你们这些害人虫而死,老子绝不后悔!”敌人恼羞成怒,暴跳如雷,便对王贵宾进行严刑拷打。
  几个月的审讯过后,王贵宾尽管伤痕累累,但他的意志并没有屈服,对于党的秘密只字未吐,敌人无计可施,便于1932年3月19日子夜,将他押至榆林西城门外秘密处死。时年24岁。
  《岁月回响》片花
  (男)这里有浓缩的历史,难忘的记忆
  (女)这里有燎原的烽火,民族的大义
  (男)一份理想,一份担当
  (女)一腔热血,一片赤诚
  (男)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女)陕西新闻广播、陕广新闻《文化三秦》节目推出大型系列访谈--《岁月回响》
  (男)敬请收听
  主持人:王贵宾死的悲壮,峥峥铁骨,好一个热血男儿。他的英勇就义使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秘密交通员,陕北特委布置的兵运工作能否继续进行下去?请听众继续收听。
  王贵宾牺牲后,党的组织遭受了很大损失,但以工兵连为主力,由何格兰统一指挥的榆林第三次武装暴动,确定在1932年9月15日进行。计划以3个排的兵力,在15日拂晓前突袭师部,主力攻打井岳秀住所,收缴手枪队、东院机枪连的枪支,并以一个排的兵力突袭星明楼和公安局,占领军械库。如果暴动成功,即沿咸榆公路南下黄龙山,建立根据地。
  正当暴动准备工作秘密地进行之际,却突生变局,这种突然的变化全因一个人的出现,这个人就是武福祥。
  武福祥何其人也?他原来是高桂滋部的士兵,部队暴动失败后他来到榆林,被井岳秀部收容,任炮兵营二连班长。武福祥和地下党负责人何格兰、张怀树有所接触,秘密集会过几次。1932年8月间,武福祥有时夜不归宿,行动诡秘,被连长何启泰发觉、盘问。武福祥将地下党的秘密活动全部供出。何启泰随即向营长井继先报告情况,井很快报告井岳秀。井岳秀密令井继先,让武福祥继续伪装进步,参与地下党活动,刺探机密。
  潜伏与反潜伏,一场看不见的暗战就这样悄悄展开。
  9月间,武福祥向井岳秀密报了党组织准备武装暴动的计划。井岳秀便命令师部中校参谋赵辑五、补充营营长杨衮、炮兵营营长井继先,对炮兵营、工兵连地下党员进行大搜捕。
  井继先与副营长鱼跃兰、一连长李俊卿、二连长何启泰、营部书记官侯子清等商议,由李俊卿将张怀树叫到榆林上帝庙炮兵营部,进行审讯,张拒不承认是共产党员。经几次审讯,均无结果。后将张怀树带到东山朝阳观炮四连所在地,由四连长孙万林指挥士兵将张砍死,扔在一口枯井里掩埋。
  9月14日早饭后,师部将工兵连连长冯喜让叫到师部,询问连内是否有共产党活动?冯喜让否认。此时,星明楼上已增设哨兵,形势严峻。孙师策等人建议何格兰立即离开榆林,去三边或宁夏,以作缓兵之计,再图上策。因派人到神府联系暴动事宜,还未回来,何格兰便不同意走,又不提前行动。9月15日,赵辑五、杨衮突然带领补充营官兵将工兵连驻地包围,以看刺杀为名,命令全连在驻地集合,将何格兰、赵经昌、杨德厚、边临雍、魏志仁、孙师策等6名共产党员和非党员孙静山逮捕。经审讯,除孙师策、孙静山外,其余5人均惨遭杀害。这就是震惊陕北的“榆林东山惨案”。从此,陕北特委在井岳秀部队里面开展的兵运工作陷入低潮。
  主持人:红石峡会议上提出,搞武装斗争有白色的、灰色的、红色的3种形式,实则白色的和灰色的两种形式是搞兵运工作,只有红色的,才是建立自己的武装,那么,在兵运工作陷入低潮的时候,红色武装还能组建发展吗?请听众继续收听。
  陕北这块土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兵运工作屡屡失败,终于使党组织认识到,要取得政权,还是要发展自己的武装。1930年10月,陕北秋高气爽,有识之士共青团员高朗亭身穿学生服,一路北上,兴致勃勃地进入榆林城,寻找陕北特委。
  为防不测,特委没有让高朗亭前往驻地,只派常黎夫去莲花池的莲花亭接见高朗亭。两人见面后,寒暄几句,高朗亭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准备成立游击支队,请特委支持,授予番号。常黎夫仔细观察了面前这位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此人说话干脆利落,性格直爽。可是,根据特委的意见,条件现在还不是很成熟,只能先做准备工作。常黎夫便对高朗亭说,你先住下,我向特委汇报后给你回话。
  两人分头离开莲花亭,高朗亭有点不高兴,没有再等,负气而走。
  尽管特委没有表态,高朗亭有点怨气,但他并没有停止工作,而是更加积极地做准备,筹款买枪,和共产党员刘善忠先后在绥德、安定、横山、延川一带建立了十七八个秘密联络站点和几十个农会。在此基础上,1932年3月12日,刘善忠、高朗亭、杨秉权、高文清等化装后到清涧怀宁湾寨子上智取民团,获枪6支,随即成立红军延川游击队。之后,将游击队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先锋队。
  1932年10月1日,陕北特委为迷惑敌人,壮大自己的力量,在没有正式游击支队的情况下,把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先锋队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九支队。特委派毕维周为九支队授旗,并宣布高朗亭为支队长、艾龙飞为政委。从此,这支游击队属陕北特委直接领导。1933年4月下旬,第九支队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第一支队,红一支队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在安定县李家岔建立了一小块根据地。
  1934年7月8日,中共陕北特委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谢子长任总指挥,郭洪涛任政委,贺晋年任参谋长。谢子长率一、二、五支队攻打安定县城,获胜,救出被监禁的2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之后,去南梁阎家洼子与刘志丹会合,共商反“围剿”之策。会后将陕甘边红三团带回陕北,经过景武家塌、张家圪台、河口镇等三战三捷,取得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
  为了适应形势,反对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总指挥部撤销,成立陕北独立师,下辖第一、二、三团。1935年1月30日,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师长杨琪,政委张达志。
  对于红色武装的出现,群众奔走相告,拍手称快,并编成民歌传唱:“正月里,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三月里,满地青。陕北红军遍地生;豪绅地主高利贷,个个跑的不见面,老百姓才安生”。
  自此以后,陕北特委建立的红色武装像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经过第一次、第二次反“围剿”的洗礼,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两支红军活动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最终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这里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新中国成立后,常黎夫和高朗亭曾经共同回忆那些战斗的岁月,两人提及在榆林莲花池的那次相遇。常老说:将军,我们又相遇了,高老问:我们那次谁是谁非?常老非常幽默地说:现在看你是对的,但当年我也没错。两人会意地一笑了之。
  高朗亭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逝世,享年81岁。
  常黎夫在他69岁的时候,出任新成立的陕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主任一职。这是一位老战士的又一次远征,在这个岗位上,他为那些牺牲在这片热土上的战友树碑立传,也为陕西的党史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6年2月12日常老去世,享年94岁。
  主持人:陕北党组织发展革命武装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但他表现的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这正是:
  胸罗革命撇了家,凄风苦雨走天涯。
  坐牢送命浑闲事,共产新生播火花。
  剥削不挖根不绝,自由争得事应夸。
  纵然费去千年力,英特纳尔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