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学术文章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历史解析

浏览量: 5003   发表时间: 2022-01-06 08:44
打印本文

作者:马航

摘要: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是榆林红色历史中厚重的一笔。近年来,有关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多数停留在转战过程的陈述、领袖人物的赞颂,或是某一个微观角度的研究,例如有关“三委分工”的研究。对于中共中央主动放弃延安、选择转战陕北这一战略抉择,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科学的论证。笔者在翻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比对现有研究成果,从宏观角度入手,采用正反佐证的方法,论证了中共中央主动放弃延安,转战陕北这一军事险招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并对转战陕北取胜原因进行了深入解析。从而得出,转战陕北是党中央和毛主席放眼全局、高瞻远瞩的主动作为,它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的关键布局,为全国提前解放奠定结实基础。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在坚持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前提下,力求做到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关键词: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战略抉择、关键布局

1947年春,胡宗南率部大举进攻延安。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动放弃延安,转战陕北。整整一年零五天,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始终驻留陕北与敌人角力、周旋,曾多次遇险,几度与敌人擦肩而过,都未曾东渡黄河,离开陕北。最终兑现了毛泽东当初“不打败胡宗南,不过黄河”的豪迈誓言。那么,党中央和毛泽东当初为什么要放弃延安转战陕北?又是那些因素让转战陕北取得最终的胜利?

一、避敌锋芒,放弃延安,是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的战略抉择

1946年6月,蒋介石依仗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挑起全面内战,妄图用3至6个月时间解决中共问题。然而,战事并没有像蒋介石预料的发展,到1947年2月,经过8个月的作战,国民党虽然占据105座城市,却平均付出7000人的代价,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投诚、起义明显增多。且因固守占领城市,大量兵力被牢牢钉住无法调动,兵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被迫收缩兵力向陕北和山东重点进攻。

蒋介石认为中共在关内有三个重要根据地,即以延安为政治根据地,以沂蒙山区为军事根据地,以胶东为交通供应根据地。拿下这三个地方是彻底解决中共问题的关键。而在这个三个地方中,延安是蒋介石重点进攻的核心。首先,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其决策和指挥中枢。中国自古就有“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的古训,攻占延安可以动摇其军心,瓦解其意志。同时也能振奋一下国军低落的士气,扭转日渐不利战局。其次,延安是享誉世界的红色圣城,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攻占延安可以打击中共的国际地位,使其更加孤立。再次,进攻延安,即便不能消灭中共中央机关,如果可以将陕北的中共首脑机关和武装力量驱赶过黄河,则可以实现在华北与人民解放军决战的目的。基于上述考虑,蒋介石早在1947年2月上旬,便将胡宗南召到南京,确定了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基本设想。2月底又飞到西安,进行作战部署。3月13日,他命令部队发起对延安的重点进攻。为了一举拿下延安,蒋介石调集兵力共34个旅,25万人围攻陕甘宁解放区。延安更是首当其冲,面对国民党正面攻击的部队就达8万之众,同时蒋介石还在西安集中近100架飞机,这是国民党空军力量的3/5。而此时,解放军在西北的部队大都分散在陇东、山西等地作战,能用于正面阻击的只有一个教导旅加两个团共5000多人,需要防御正面阵地东西一百多里、纵深七八十里的地区。情况紧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西北野战兵团和地方部队,由彭德怀、习仲勋统一指挥。然而即便集中所有兵力,也同国民党存在巨大兵力悬殊。况且敌人装备优良,来势汹猛,志在必得,如果死守延安必将给我军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主动放弃延安。

鉴于延安不是一座普通城镇,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在猎猎寒风中高举着的一面旗帜。这里曾是无数热血青年和爱国民主人士向往的地方,是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延安的得失,事关重大,处理不当必定会在政治上、部队指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情感上产生连锁反映。为此,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开导军队干部:“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时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展,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并动员大家向战士们做解释工作。经过一系列的说服教育,最终解开了大家思想上的结,化解了情感上的困扰。

由此可见,放弃延安既是形势所迫,亦是赢得最终胜利的战略需要。

二、坚守陕北,不过黄河是政治考量和军事策略的客观需要

在一年零五天的转战时期,党中央和毛主席坚守陕北,不过黄河,有着政治和军事上的诸多考量。

在政治方面来讲,一是,从敌我力量对比看,当时各个解放区都是敌强我弱。临近陕北的晋绥解放区、晋察冀解放区、晋冀鲁豫解放区都面临着诸多困难。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全国没有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况且,蒋介石将陕北作为进攻重点,就是针对党中央和毛泽东。即便毛泽东中央安全转移到其他解放区,也照样是会变成敌人进攻的重点。既然如此,就没必要舍近求远。二是从行政辖区上看,黄河以东已经超出了陕甘宁边区的辖区。如果渡黄而去,很容易给外界造成一种畏惧敌人,狼狈逃亡的假象,是放弃整个边区的轻率之举。极易造成百姓精神上沮丧和情感上的失望,会削弱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动摇其必胜的信念。三是,爱国统一战线会受到影响,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因此而遭受挫折,怀疑、失望等不良情绪会蔓延,一些中间势力可能要倒向国民党一边。四是,中共的国际地位会雪上加霜。美英援蒋信心倍增,苏联的态度会更加模凌两可。所以离开陕北一定会造成国际、国内政治上的被动局面。

相反,只要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留在陕北,即便蒋介石攻占了延安,也是一场华而不实的胜利。其进攻延安的“掏心”战术,除了收获阿Q式的自我安慰。只能进一步暴露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坐实蒋介石破坏和平的恶名。胡宗南占据一座空城,为了向世界宣扬胜利,不惜让百姓和士兵充当俘虏。之后,其二十多万的军队在狭小的陕北高原打转一年,损兵折将却徒劳无获,得到的只是世界人民的嘲讽。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这面旗帜,却始终迎风飘扬在陕北的山峁沟壑,扎根在百姓的心中。可见,放弃延安转战陕北,对于中共而言,仅仅从政治上就已实现一石二鸟的效果。

从军事角度上来讲,转战陕北也是必要而科学的抉择。撤离延安前,毛泽东明确表示他和中共中央不过黄河,留在陕北。面对众人的劝阻,他举出两个理由:

“其一,我们在延安住了十来年,一直处在和平环境中。现在一有战争就走,我无颜对陕北乡亲,日后也不好再见面。我决定和陕北百姓一起,不打败胡宗南绝不过黄河。”“其二,我不能离开陕北还有一个理由。胡宗南有二十多万人马,我们只有两万多,陕北的比例是十比一。这样我们其他战场就要好的多,敌我力量对比不那么悬殊。党内分工我负责军事,我不在陕北谁在陕北?现在有几个解放区刚刚夺得主动,我留在陕北,蒋介石就不敢把胡宗南投入别的战场。我拖住他的‘西北王’,其他战场就可以减轻压力。”

可见,党中央和毛泽东坚持转战陕北,不过黄河,有政治上争取主动,有情感上的难以割舍,更有军事上的慎重考量。

转战陕北,可以充分发挥我军运动战和游击战的特长,集中优势兵力,寻机歼敌,不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毛泽东曾预言:“蒋介石占领延安,绝不是他的胜利,而是他倒霉的开始!”后来战争的发展证实了这一点。西北野战兵团在彭德怀、习仲勋的指挥下,于撤离延安后的45天内,连续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歼敌14000多人,兵力要发展到4.4万,很快稳定了陕北战局。

胡宗南部在寻找西野主力决战的过程中,被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牵着鼻子走,到处扑空,疲惫不堪,又屡受打击,粮草困难,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几十万兵力牢牢困在陕北。这为党中央进行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部署创造了条件。7月,中共中央在小河召开扩大会议,制定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中原突破”的十二字方针。之后,西北野战军和地方部队围攻榆林,牵着胡宗南的“牛鼻子”一路北上,有力配合了刘邓、陈谢、陈粟兵团挺进中原战略计划的实施。刘邓大军更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的心脏地带,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就在这一过程中,西北野战军在米脂沙家店设伏,杀了一个“回马枪”,全歼骄傲冒进的钟松整编三十六师6000余人,一举扭转了陕北战局。沙家店战役后,在陈谢兵团出击豫西,威胁西安,迫使胡宗南部主力南撤的有利条件下,西北野战军趁胜转入内线反攻,发起延清、黄龙战役,解放了延安以东广大地区,开辟了黄龙新解放区。陕北战场从此由内线防御转向内线反攻。

三、自然条件为转战陕北化险为夷,以弱克强提供了地理之便。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准确来讲是转战于延安北部和榆林中南部地区。这里地广人稀,山峁连绵,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对于深谙游击战精髓的毛泽东来说,这里正是与敌周旋的最好场所。当新四旅干部要求增派部队保护党中央时,毛泽东自信满满地说:“这个你们不用担心,陕北地形险要,群众条件好,回旋余地大,安全完全有保障”

三委分工后,留在陕北的前委机关和中央军委机关及警卫部队只有800多人。在陕北的山峁沟壑之间,这支小部队很容易隐蔽和转移。况且胡宗南一直认为,中共中央机关的行动,必定要有主力部队的掩护。他万万没有想到,保护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只有区区几百人的警卫部队。为了隐蔽,他们往往昼伏夜行。所以即便敌人有飞机侦察也很难发现。

一年零五天的转战路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多次遇险,却总是逢凶化吉。从安塞到靖边,面对刘堪的4个半旅的追击,险象环生。在小河几乎和敌人迎面相遇。在天赐湾,毛泽东按兵不动,唱了一出“空城计”,让敌人顺沟过去。在佳县,刘戡钟松10万兵马南北扑来大雨连绵,河水猛涨,面对渐渐逼近的敌兵,毛泽东毅然决定沿着葭芦河向黄河相反的方向翻山而去脱离险境这些惊心动魄的传奇事迹,被陕北百姓讲述的颇具神秘色彩。仔细推究,应该与陕北特殊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相反,国民党是大部队推进。在当年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的陕北地区。机械化的部队无法展开,许多重型武器派不上用场。小米加步枪的西北野战军反而变的灵活主动,有利于在运动中寻机歼敌。此外,陕北干旱缺水。每日行军驻扎,水源是关键。了解哪里有水源,就可以基本掌握敌人的行军路线这为中央中央敌人周旋提供了重要参照

四、民众拥护是转战陕北行军安全、克敌制胜的根本保障。

仅仅是地理环境的优势,远远不足以保障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安全。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用毛泽东的话讲:人民才是铜墙铁壁。

陕北是共产党经营时间最长发展最好地方之一。早在1924年,绥德籍共产党员李子洲等人便在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址绥德)创建了中共绥德小组,点燃了西北革命的烽火,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陕北的党组织十分健全,群众基础在转战陕北的艰苦岁月里,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基本上一路平安,与陕北良好的群众基础息息相关。首先,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封锁消息,防止敌特渗透。中共中央在转战过程中,为了安全起见,领导人都用了化名。中央机关也先后改用不同的番号。但是这些障眼法根本瞒不过群众的眼睛。据阎长林回忆,当时老百姓虽然不知道这支队伍是中央机关,但均认为这不是一支普通队伍。并总结出这支部队的“六有”特点,即背盒子枪的多,骑马的多,电线多,妇女多(电台报务员),手电多,驮骡多。可见老百姓心里是透亮的,但没有一个人向战士们打听,更不会有通敌分子。王家湾的薛老汉被刘戡抓走之后,惨遭毒打折磨,却不肯透露中央机关的去向。王家湾附近有一个国民党教员,老百姓便主动封锁了消息,党中央走后,他果然叛变,却说不出个所以然,被刘堪打的半死。国民党军队走到哪里都是聋子瞎子,始终无法确定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位置。就敌人费尽心机寻找党中央和毛泽东踪迹的时候,毛泽东靖边王家湾今属安塞停留了56天,在小河村停留了46天,直到1948323日,从容东渡黄河,离开陕北,一路都是有惊无险。这充分说明在群众的掩护下,安全保卫工作做的相当成功其次,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在历次战争中,陕北地方党组织积极活动,动员百姓筹措粮草,赶制军鞋、军服等物资送到前线,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洗护组、侦查组等各类支前队伍,为主力部队提供了高效的后勤服务。每一场胜仗的背后,都有无数个陕北百姓的牺牲和付出。转战陕北期间,天灾“胡祸”导致陕北出现严重饥荒。但是为了支援战争,老百姓勒紧裤腰带,将三分一之以上粮食供应部队。据榆林一些老人回忆,仅米脂、佳县、绥德等县区一年缴纳公粮就达6至7次。习仲勋回忆这段历史时曾动情地说:“1947年10月间,我在绥德、米脂、清涧一带,亲眼看到许多乡亲把还未完全成熟的高粱、豇豆采收回来,连夜炒干交给部队。清涧县东区直川山,有个闹红时期的妇女模范刘大娘,听说毛主席和大家一起吃黑豆、榆树叶干面,难受的热泪直流,把坚壁在后山的五升麦种、三升豇豆种取回来,连夜磨成面,擀成面条,托人送给毛主席。”据统计,陕甘宁边区1947年交公粮24.6万石,1948年交公粮29万石,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了补充西野,边区群众响应号召,踊跃参军,到1948年延安光复前,全边区有1.9万名青壮年参加了主力部队和地方兵团,有1.6万地方边团转入主力部队,有1万多参加了游击队。在沙家店战役中,无定河水影响了部队行军,镇川3个村群众自动拿出门板、绳索等,利用船只,一夜间搭起一座浮桥,让解放军迅速通过。解放军行军途中,米脂群众还设下长达15公里的开水站慰劳战士。米脂婆姨的后勤工作十分出色,赶制军鞋、照顾伤员样样在行。附近县区大量男子支前,涌现出折多雄、折多富为代表的民兵英雄,许多人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国民党部队所到之处,面对的都是百姓的坚壁清野,地方武装的袭扰。据不完全统计,从1947年3月到12月,边区地方武装、游击队和民兵共作战3064次,累计歼敌1.4万。由于部队庞大,后勤补给十分困难。在西野和地方部队的打击下,国军减员日增。正如彭德怀所说:“没有陕北群众的支持,没有干部战士的前赴后继,2.5万人怎能打败25万强敌呢?”

五、及时准确的情报来源是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成功要素。

转战陕北期间,情报的来源渠道十分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来源于国民党内部的潜伏人员。二是来源于驻扎晋西北的后委。三是来源于陕北地方各级党组织、侦查人员及人民群众。

首先被誉为“龙潭三杰”后三杰之首的熊向晖在情报战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毛泽东称其“一个人能顶几个师”。抗战中期,熊向晖以学生身份考入胡宗南的第一军。按照周恩来指示,潜伏10基本没有任何行动。却在紧要关头两次挽救了党中央。第一次是在1943年夏,蒋介石密秘布置胡中南,趁共产国际解散之机,闪击延安。7月2日胡宗南下达了7月9日进攻边区的命令。第二天情报就被熊向晖报送延安。在中共的抗议声讨下,蒋介石迫于舆论和美英苏的压力,被迫叫停进攻。第二次是在1947年春,蒋介石调整作战部署,制定重点进攻延安的作战方案。熊向晖冒着极大风险通过西安地下情报系统,胡宗南进攻陕北的兵力部署、行动路线以及空军配合细节报送延安。当胡宗南的高级将领尚不知情的时候,其计划就已经在毛泽东的案头。

其次,驻扎在晋西北的后委在通信保障和情报收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共中央在陕北与敌人周旋,没有固定的驻地,为避开敌人的电台侦查,只能凭借几个小电台同少数地区保持联系。有时为了安全起见,还要保持电台静默。因此,中央各项指示、命令的传达与接收各地的来电,均由后委在三交镇设立大电台负责,这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提供了通信安全保障。此外,后委还进行全国情报的收集整理工作。重点加强对国民党重要军事部门,特务系统和各大战区的侦查,注意收集战略情况。叶剑英还要求各大区野战军的情报分支机构将所获情报,三天或五天向总部汇报一次。要求前线部队将缴获的敌方无线测向机器、电台人员送至中央后委,以便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之后再将搜集的情报加以分析总结并上报中央,给中共中央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具有指导性的建议。

再次,陕北的地方党组织健全而严密,群众基础良好,为情报的收集提供了便利。各地组织、民兵、游击队、老百姓人人都充当着哨兵,获知的情报均能及时上报。刘堪在王家湾丢掉的作战命令,就被群众拾到马上送给中央。加上部队特侦人员的侦查,边区保卫部门的工作,从而确保了中共中央及时准确掌握敌人动态。

相反,国民党获取情报就十分困难。中统、军统之间,甚至其各自内部矛盾重重。业务交叉,特务头子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甚至彼此残杀。其情报侦查能力严重不足,何况处在陕北,敌特渗透十分困难。国民党在退居台湾之后,对陕北战场失利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1959年,台湾编写的《戡乱战史作出这样的表述:在西北战场上,“战斗进行中,我军因情报搜集无法进入匪区……影响于指挥及部署之行动不小”。而共军则“始终凭借其严密的情报封锁,灵活之小后方补给,以避实击虚,钻系流窜……不行主力决战。”“我军主力始终被匪牵制于陕北,一无作为,殊为惋惜”。这些事隔年后的评论,进一步印证了情报战在转战陕北过程中发挥的突出作用。

六、未雨绸缪,策动北线起义为转战陕北拓展了广阔空间

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矛盾凸显,军事冲突频繁,内战一触即发。鉴于此种情况,中共中央指示各地加强对国民军队中反内战官兵的统战工作。在陕甘宁边区,毛主席指示西北局加强北线统战工作,为边区自卫战争争取较大回旋余地。历史的发展证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这一指示,是高瞻远瞩的科学预见,为后来转战陕北赢得了先机和安全空间。

当时边区已经处在敌人包围之中。洛川以南有胡宗南大军盘踞;西部有宁夏马鸿逵和青海马步芳的部队;北部榆横地区驻扎邓宝珊部所辖二十二军及总部直属部队万余人,包括在安边、靖边宁条梁驻扎的新编十一旅,在神木县城和高家堡、乔岔滩、府谷等地二十二军八十六师两个团,在横山境内的保安部队,总部主力驻防在榆林城及周边地区,形成对陕甘宁边区北部的弧形包围。这些杂牌军虽然力量薄弱,但如果战时配合行动,也可对边区后方造成威胁。尤其是横山境内的石湾、高镇、武镇等地,如同一把尖刀,直插边区腹地,不仅平时阻碍边区交通,到战时更会让我军缺少战略机动的空间。

为此,中共中央未雨绸缪,早在1945年10月,指示三边地委策动了安边的曹又参部新编第十一旅起义。拔除了国民党军长期嵌入陕甘宁边区北部的一个反共据点,解放了大约800平方公里的地区。同时开创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官兵起义的先河。被毛泽东称之为:“国民党爱国官兵起义的火车头”。

1946年6月,佳县县委策动的打火店梅廷栋连起义,起义虽然人数不多,但意义重大,使佳县最后一块国统区获得解放。

10月,由习仲勋亲自策划领导的横山起义爆发,在北线主力部队的配合下,一举解放了无定河以南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2余万人口。拔除了国民党榆林南部各个据点,使榆林失去横山等地屏障,直接暴露在我军的威胁之下,国民党在榆林周边的部队被迫全线收缩,边区后方威胁至此基本解除。

三次起义,不仅扩大边区面积,巩固了边区后方,而且还壮大了边区军事力量。曹又参部安边起义2800余人,胡景铎部5000余人的起义(2100余人被编),近5000余人被编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序列。而梅廷栋连起义成为成为绥德独立团的重要基础(后与佳县游击队、县警卫队合编)。相反榆林国民党军损失近9000多人,军事力量被大大削弱。同时,起义带来的心理冲击,对榆林国军产生不小影响。故而转战陕北期间,榆林国民党部队基本上处在观望状态,没有对中共中央和西北野战军形成实质性的威胁。这为党中央毛泽东集中精力应付胡宗南部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三边起义使安边县制得到恢复,整个三边地区党政军组织得到健全。这为日后防御宁夏马鸿逵部的入侵起到重要作用,毛泽东在靖边青阳岔、小河、天赐湾一带驻留期间,正是三边军民的坚决斗争,才使入侵三边地区的马鸿逵部无法跨越芦河东进,从而保证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安全。

横山起义更是直接催生了榆横特区的建立和特区各级党政军组织的诞生。特区各级组织建立后,积极发动群众,摧毁了国民党的各级保甲制度,开展了减租减息、土改、地方武装建设、备战支前等工作,巩固了这一地区。内战初期,榆横特区许多地方被国民党军队一度攻占,但是党的各级组织并没有被彻底摧毁,群众基础依然牢固。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和中央前委机关,之所以能在王家湾、小河等地长时间安全居住,能够从容不迫地经过横山石湾、肖崖则、火石山等地,毫无疑问是得益于横山起义拓展出的战略安全空间。

七、领袖智慧人物的胆略才智,是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智力支撑。

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在每一个重要关头,及时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判断,实施了正确的战略部署、战术指导。为我军在战场上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

当坚守延安,需要付出惨重代价时,毛泽东从大局出发,说服大家主动放弃延安。不仅避免重大伤亡,还将延安这个包袱甩给了国民党,为之后的战争赢得主动,创造了战机。

撤离延安后,地上有敌人的追兵,天上有飞机扫射,情况十分危险。各级领导干部要求毛泽东东渡黄河,毛泽东却力排众议,率中央机关坚守陕北。同时考虑到风险决策可能出现万一情况,实行了三委分工。这样既保持了政治上的影响力,又统筹了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工作开展,为最后的胜利奠定基础。

当面对十倍于已的敌人时,毛泽东指示:“我们部队数量和装备上都比不上敌人,因此,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先打分散孤立的敌人,后打集中强大的敌人。……我们这次打仗,就是要采取“蘑菇”战术”。靠你们磨心,牵敌人、磨敌人、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山沟里团团转。陕北山高林密路少,你们牵着敌人去爬吧!把敌人磨的疲劳了,饿饭了,就寻找机会消灭它。”彭德怀在战争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挥了毛泽东的“蘑菇”战术,在牵着敌人在黄土高坡上武装大游行的同时,把集中强大之敌,变为分散好打之敌,把肥的拖瘦,把瘦的拖死。首战青化砭,二战羊马河,三战蟠龙镇,三战三捷,就是毛泽东“蘑菇”战术的典型范例。

当陕北战场处于劣势,全国各大战场尚未完全打破敌人重点进攻,事情非常棘手的时候,毛泽东没有听取其他将领调兵回师陕北增援的建议,而另辟蹊径,瞅准蒋介石重点进攻,中原兵力空虚的破绽。在我军兵力尚处劣势的情况下,果断做出“三军配合、两翼牵制、中原突破”的战略进攻部署。让刘邓大军采取无后方式的大胆跃进,出奇制胜,一举将战线推向国统区,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中国革命由此走向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当中央机关在陕北遭遇极端危险时,毛泽东在小河与任弼时争执,坚决向西(沙漠方向)转移;在佳县黄河岔遇险,毛泽东果断决定向黄河相反的方向转移。在绥德永定桥竖起“毛泽东由此向东”的牌子。这些险地求生存,兵不厌诈的机智和临危不乱的品质让党中央和毛泽东多次化险为夷。

当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进攻时,为了争取群众,支持长期战争,党中央委托刘少奇、朱德领导的中央工委,及时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取代1946年出台的带有过度性质的“五四指示”。并在施行过程中,针对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不纯的问题,及时开展了以“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整党工作,为实现土改纠偏,确保土改走上健康轨道,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

当部队俘虏兵比重日益增加,教育管理出现诸多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及时指示部队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以“诉苦、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练兵运动,即新式整军。从而大大提高了战士们的思想觉悟,增强了部队战斗力。宜川瓦子街战役一举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部、整编第二十七、第九十师师部及5个整编旅近3万人,正是新式整军创造的奇迹。

相反,国民党组织涣散,腐败至极,高级将领专横跋扈,任人唯亲,思想素质和军事才干方面多数逊色于中共将领。加之国民党和蒋介石将战争胜负完全寄托于有形的武力上,失败是必然的结果。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曾经反省:“军事和政府部门,对于过去的失败都负有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责任,是因为党的瘫痪,党员、党的组织机构和党的领导方式问题重重。”1956年,在败退台湾、痛定思痛、实行土改后,蒋介石在《苏俄在中国》一书中写道:“毋庸讳言,众多的因素把我们推向了失败……”这包括,在“四年的剿共战争中,我们未能将民生主义的原则,付诸实施。”这些来自国民党的自我反思,充分说明战争胜负与领导人的战略眼光、战术指导密切相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共中央主动放弃延安,转战陕北,既是迫于当时形势的无奈选择,也是高瞻远瞩的科学决断。在敌我力量极端悬殊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陕北得天独厚的自然、社会、政治条件,没有未雨绸缪的北线统战工作,没有领导人正确决策和指导,转战陕北将失去成功保障,更谈不上牵动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局。我们以长征作比,转战陕北在党史上的地位毫不逊色。长征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被动选择,但它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宣传了中共的主张,铸就了彪炳史册的长征精神。而转战陕北则是放眼全局的主动作为,它充满了无数个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播撒了一路的军民鱼水情,扛起了引领人民夺取全国胜利的精神旗帜,成为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促成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的关键布局,为全国的提前解放奠定结实基础。

 

参考文献: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89.

 梁星亮 姚文琦.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959.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90.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90.

 梁星亮 姚文琦.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968-969.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90.

 舒云.红都纪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14.

 榆林地区编写组.《毛主席转战陕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36.

 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图[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5.

 习仲勋传编委会.《习仲勋传》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61-562.

 房成详、黄兆安.《陕甘宁边区革命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43.

 中共陕西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083.

 朱凯、郭林、吴璋主编.《陕甘宁边区史(解放战争时期)》.[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140.

 转引自向毛泽东学习.[E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www.cpcnews.cn),2013.12.03

 余小勇.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战略策略及其启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第25卷第6期8-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