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市县动态  >  本室动态

本室动态

网络中国节·端午│地方志中的榆林端午民俗

浏览量: 904   发表时间: 2024-06-05 10:37
打印本文

网络中国节·端午logo.jpg

端午节传说起源于战国时期,千百年来,一直与春节、清明、中秋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我们榆林人民在古代是如何过端午的呢,端午节又有什么习俗呢?我们不妨去不同时期的志书去看看。

《延绥镇志》

榆林现存最早的志书,是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版《延绥镇志》,其在风俗岁时中曰:“端午悬艾虎于门 饮菖蒲酒 童儿带五彩索 姻亲馈暑扇 纱罗衣 角粽之类”。

清康熙十年(1671)版《延绥镇志》岁时中曰:“五月五日 馈米粽 悬艾叶 插菖蒲 午时书辟兵灵符 市售长命彩缕 饮雄黄酒 然以早而不以午也”。

image.png


《榆林府志》

清道光十九年(1839)《榆林府志》风俗中曰:“五月五日 端阳节 具角黍 饮菖蒲雄黄酒 男妇簪艾叶 小儿系五色丝艾虎”。

 

《府谷县志》

位于今榆林最北端是府谷。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府谷县志》风俗中曰:“五月五日 晨起即饮雄黄酒不必菜”。

image.png


《清涧县志》


位于今榆林最南端的是清涧,清道光八年(1828)《清涧县志》风俗中曰:“五月五日 馈米酒 悬艾叶 插菖蒲 书辟兵灵符 又曰长命百岁缕系小儿手足 饮雄黄酒以辟邪 然以早而不以午也”。

 

《定边县志》


位于今榆林最西端是定边,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定边县志》风俗中曰:“五月五日 饮雄黄酒 戴艾 食米枣角黍”。清道光十八年(1838)《怀远县志》岁时中曰:“五月五日 以艾结成虎形 悬于门上 谓之 艾虎驱邪 浸葛蒲酒饮之 以断百病 为长者馈角黍 为少者送长命缕”。


image.png

《绥德州志》

清光绪年三十一年(1905)《绥德州志》风俗中曰:“端阳节 以艾叶插门灶 幼小儿女并以五彩绳系之臂项 以厌邪气 家人并饮雄黄酒 餐角黍 亲友互相馈赠”。

 

米脂县志》


1993年版《米脂县志》民俗中曰:“农历五月初五,或叫端阳节。五月气候渐热,蚊蝇孽生,易有疾病传播,有恶月之名。端午节凌晨,勤劳者上山拔艾叶挂门前;室内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此法并不科学,多饮中毒);小孩戴香包,装苍术、沉香,以避邪逐秽,手足拴五色线,以保平安


 

新编《榆林市志》

image.png

五月五日,端阳节。家家食米粽。榆林的粽子是软米和红枣的,香甜可口。所以,信天游里有:“大软米粽子包沙糖,送给我三哥哥尝一尝。”旧时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府谷一带群众把雄黄酒蘸在手上,在小孩额头画十字,为了避邪。雄黄有毒,今已不喝雄黄酒了。还有些地方喝菖蒲酒。菖蒲是一种比较名贵的中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瘘,久服耳聪目明。清早将艾叶、柳枝插于门上,将艾叶挂于耳上,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农家用草汁染成五色丝线,系于小儿手指、脚趾上,名之曰长命缕,以避邪。有的还佩戴香药香包。也有书写符箓贴于门上者。据说,此日用河水洗眼,眼目明快,不患眼疾。遇青蛙捕捉之,可以医治皮肤疾患。但是很难见到蛤蟆,俗话说:“癞蛤蟆躲端午。”新嫁之女也要回娘家躲端午。旧时,认为五月五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诸事禁忌,不宜出行,所以,用各种方法驱邪避灾,期盼大吉大利。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