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今榆林  >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延安精神的内涵探析

作者:王凯旋
   浏览量: 1149   发表时间: 2022-08-26 09:51:38.0
打印本文

摘要:延安精神是以中国共产党为 核 心 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 ,在延安时期为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 争实践中 , 培养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想 追求、精神风貌 、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的精 华与结晶 。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 , 是革命精神的传承 ,  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 在建党百年这一 重要历史时期 , 以延安精 神及其内 涵为研究对象 , 追根溯源 , 铭记 党的光辉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 以期从中 汲取新时代的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延安精神;形成; 内涵探析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是中国共产 党人的精神家园 。  1935 年 10 月 19 日 , 中 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 北 ,毛泽东等老一 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 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 ,领导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 ,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独立 ,  书写了彪炳史册的时代伟业 。这里培育形成的以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 是党的传家宝 ,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 ,是共产党人永恒的"红色基因"。

延安精神集中体现我们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集中体现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和政治品质 ,集中体现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 1949 年 10 月 26 日 ,  毛主席在接到延安人民恭贺新中国成立的贺函后 ,  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复电 ,勉励"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作风"。①《复电》发表之后 ,延安精神就成为全国人民夺取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不竭动力 。1980 年 12 月 25  日 ,邓小平同志强调:"我 们一定要宣传 、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 。②2004 年 4 月 ,胡锦涛在陕西考察工作时指 出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 贵财富 , 过去是 、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 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我们坚持和发扬延 安精神 ,很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弘扬求真务 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③2020 年 4 月 ,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 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 ,是我 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要坚持不懈用延安 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 ,用以滋养初心 、 淬炼灵魂 ,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查找党 性的差距 、校准前进的方向" 。④党的几代 领导人关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讲话精神 ,深 刻阐明了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 值 ,  为新时代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 、 干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延安精神的形成

党中央在陕北十三年 ,也是延安精神 形成的十三年 ,  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 一 阶段是孕育期 ,  从 1935 年 10 月 到 1938 年 9 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 ,主要标志是我们党倡导的抗大精神。

中国人民抗 日军政大学是党中央在 陕北创办最早的一所高级干部学校 。毛泽 东亲 自制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艰苦 奋斗的工作作风 ,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的 校训 。抗大始终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 中心环节 ,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 位 ,着力培养学员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 信念 ,  使他们成为军政兼优的抗日骨干 。 抗大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培养造就了十 多万德才兼备的干部 ,他们是抗大精神的 传播者 ,  他们在抗大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 毛泽东思想教育 , 明确抗日救国是全党和 全国人民正确的政治方向 ,成为用科学理 论武装起来的、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的革命战士 。"抗大精神"这一概念 ,早在 1938 年就被提出了 ,抗大教员何思敬写了 题为《抗大的精神》一 文 , 收录在《抗大动 志》一书中 。文章虽然把抗大精神称作"抗 大气象""抗大风气" ,其实就是"坚定正确 的政治方向 、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为主 要内容的抗大精神最早在延安精神中"原 生形态"的体现。

第二阶段是形成期 ,从 1938 年 9 月到1945 年 4 月这一 阶段 ,标志是党的七大召开前的时段 , 主要标志是大生产运动中产 生的南泥湾精神和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 的整风精神 ,这是延安精神形成的主要标 志。

大生产运动产生南泥湾精神 。在抗日 战争进人战略相持阶段后.  国民党顽固派 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 济封锁 ,根据地面临重重困难 。边区党政 军民积极响应毛泽东提出的  "自己动手 , 丰衣足食"号召 , 开展以农业为主的大生 产运动 。从 1941 年春到 1944 年 10 月 ,八 路军第三五九旅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 成陕北的好江南 。  1943 年 1 月 , 中共中央 西北局奖励了对边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的 22 位领导干部和 3 个模范单位 。其中 22 位受奖干部中三五九旅占 4 位 ,3 个模 范单位中三五九旅占一个 。三五九旅开垦 南泥湾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 而且 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敢于征服困难的革命 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主要内 容的南泥湾精神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 传统 , 是延安精神显著的标志 , 也是延安 精神的"原生形态"体现。

整风精神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 部分。从 1942 年 2 月至 1945 年 4 月 , 中国 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 ,在全党范围内开展 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是我们党有领导 、有 准备 、有计划 、有步骤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它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 以整顿学风 ,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  目的是总结党的 历史经验 ,从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中解放 出来 ,  教育全党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 部 ,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 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 。 延安整风运动的直接结果 ,促使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产物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毛泽 东思想的形成统一 了全党的思想 ,形成了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批评与自我批评 和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为主要内容的整 风精神。

第三阶段是成熟期 ,从 1945 年党的七 大召开到 1948 年 3 月党中央离开陕北这 一 阶段 。  主要标志是毛泽东在政治报告 中 ,  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出了概括 。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把党的优良作风概 括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 、和人民 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批评和自我 批评的作风" 。这三大优良作风是共产党 人革命精神的核心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 别于其他政觉的显著特征 ,从一定意义上 讲 ,也是对延安精神的理论概括。

二、延安精神的内涵

( 一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特征 ,是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主要 标志 。延安时期我们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 向就是坚持抗 日 民族统一 战线 ,一切为着 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 ,体现在党七大 提出的"建立独立 、自 由 、民主 、和平的新 中国"这 一 路线;体现在创办几十所干部 院校 ,培养了一支能打仗 、懂经济 、善管理 的干部队伍 ,对日后顺利接管各大城市和 建设新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争年代需 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和平建设时期更 需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每一名共产党 员只有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起强大 的精神支柱 , 才能增添无穷的力量 , 自觉 地为崇高的理想不懈奋斗 。正如党的十九 大报告中所强调的那样 ,坚定不移全面从 严治党 ,  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严格遵守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在政治立场 、政治 方向 、政治原则 、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 持高度一致 。而如果丧失了正确的政治方 向这一灵魂 ,丧失了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的坚守 ,就会腐化堕落 ,就会自绝于党 , 自 绝于人民 ,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罪人。

(二)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 体实际相结合 ,  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 义 ,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 是我 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 、工作方法 、领导方 法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就要坚持一切从 实际出发 , 理论联系实际 , 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努力探 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 路。1938 年 10 月 ,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 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 。 1941 年 5 月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文中 ,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 释 ,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 事物 ,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 ·是'就是客 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 即规律性" 。⑤ 毛泽东 还把实事求是形象地比喻为"有的放矢" , 强调"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 , 而是靠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 ,  靠实事求是吃 饭 ,靠科学吃饭" 。⑥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 创造性思维方式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是 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继承与发展 。 从遵义会议在党中央高层初步确立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 ,后来通过将近四年的延 安整风运动 ,终于实现了在全党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任务 ,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 增强 ,  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做了思想准备 。 延安时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求真务实之 风、总结经验之风 。因此 ,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既是延安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 , 又是 延安精神的精髓 。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 的延安精神 ,成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胜 利的保障 ,更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正确思 想路线。那么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  防止思想僵化 ,解 放思想 、与时俱进 , 同样是我们今天解决 问题和困难的思想精髓所在 。党的十九大 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 动指南 ,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 时俱进 ,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 共识和智慧力量以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行动指南。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 旨是延安精神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 政治立场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延 安精神的价值层面就集中表现在为人民 服务这一命题中 。  1944 年 9 月 8 日 ,毛泽 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大会上发表《为人民 服务》的著名论述 ,第一次阐明"为人民服 务"  这一党的根本宗旨 。  1945 年 4 月 24 日 ,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作《论联合政 府》的政治报告中 ,对"为人民服务"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并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 得最密切的联系看作是共产党人区别于 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我们党和 边区政府组织开展大生产运动 ,通过合作 互助、开展生产竞赛 、奖励劳动英雄 、安置 难民等措施 , 推动边区经济发展 , 同时采 取"精兵简政"策略 ,减轻人民负担 , 使根 据地不断巩固和发展 。我们党充分相信群 众 、依靠群众 ,在边区积极发展文化教育 、 医疗卫生事业 , 推动社会建设 , 方便群众 生产生活 , 从而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 、号 召力 , 为夺取抗 日 战争 、解放战争的胜利 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延安时期的执政 经验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 , 失民心 者失天下 ,  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 、力 量之源、胜利之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 , 既反映了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 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内 涵 ,又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深情厚意 。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 为各级领导干 部树起了为官做人的精神旗帜 。  因此 ,领 导干部要自觉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看齐 , 心系人民 , 强化内心 深处的修炼 , 培塑人民情怀;践行群众路 线 ,将人民情怀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坚定 不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敢于为民担当 , 打通改革发展实践的中梗阻 ,把为民惠民 落到实处 ,从而使自己的从政行为始终与中央合拍、与民心共鸣。

(四) 自 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是延安精神的特征

自力更生体现着一种主体精神 ,是我 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优良传统 , 也是党战胜困难 、夺取胜利 的重要法宝 。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是我们 不断夺取事业胜利的传家宝 。抗战进人相 持阶段后 ,  日本侵略者和伪军集中兵力 "扫荡"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  实施 "三光"  政策 。  国民党也加紧制造反共摩 擦 , 不仅停发八路军的薪饷 , 还动用几十 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军事包围 、经济 封锁 ,企图断绝外界对边区的援助 。  1942 年 12 月 ,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 会议上作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 告中曾这样讲:"我们曾弄得几乎没有衣 穿 , 没有油吃 , 没有纸 , 没有菜 , 战士没有 鞋袜 ,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 。  国民党 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付我们 ,企图 把我们困死 ,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⑦  面对极大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 ,共产党人 愈是困难愈向前 ,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具 体表现为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崇尚节俭 、 戒奢倡廉;励精图洽、锐意进取 。我们党依靠艰苦奋斗 ,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延安变成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 。延安时期正是 依靠这种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 神 , 我们才克服严重物质困难 , 粉碎国民 党经济封锁 ,  有效保卫和扩大抗 日根据 地 ,进而团结和带领人民战胜强大的国内 外敌人 ,不断开创革命事业的新局面 。党 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绝不是轻轻松松 、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 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 、更为艰苦的 努力"⑧ 当前我们进行的经济建设 、政治建 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伟大壮 举 ,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奋进的艰苦 探路 ,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 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实现伟 大梦想全过程 , 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 磅礴力量。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是一个相互联 系的整体 ,需要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 。其 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灵魂 ,  解放思 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精髓 , 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本质 , 自力更 生 、艰苦奋斗是显著特征 。  中国共产党在 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凝聚了党 心 ,赢得了民心 , 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巨大精神力量 。延安精神是党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重 要法宝 ,  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 富 。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好延安精神 , 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