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今榆林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革命英烈郝登鸿

浏览量: 853   发表时间: 2022-01-19 11:06:52.0
打印本文

图片2.png


登鸿,字云程,化名乾光,赵光。191110月出生于横山县添梁壕村今属靖边县一个农民兼医生的家庭里该村与内蒙古接壤。郝登鸿年幼时经常随父到内蒙牧区给牧民治病,从小了解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会说流利的蒙古语。

1922年春,登鸿入初小读书,1925年毕业,1926年考入横山县立第一高级学(以下简称横山一高)。横山一高是一所有着革命传统的学校,早在1925年春天就发生了著名的学生运动一高学潮。郝登鸿在这里阅读了《共产主义ABC》等许多进步书籍,参加了学生自治会

1928年夏季,郝登鸿从横山一高毕业,被中共党员钱德明聘请到南关小学任教。10月由钱德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夏横山县部分党组织被叛徒出卖,他回到自己家里建立了党的地下工作点,以经商为名,在蒙边界处活动,从事地下工作。1931年,郝登鸿搬迁到人迹稀少的乌审旗冒汉圪台居住,继续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后来人们给这个地方留名叫“郝登鸿羊场”。

19359月,曹动之在靖边建立蒙汉骑兵游击在郝登鸿家乡开辟了靖边县长城区,他回到家乡帮助区委工作。19367登鸿赴乌审旗王府做王爷的统战工作,宣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结交了蒙古族朋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372月率领52名蒙古族牧民赴延安参观,受到了毛泽东接待。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193710月,郝登鸿被派往一二O师师部任联络参谋。为了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19389月,郝登鸿随李井泉部队到达大青山地区,被派往日伪统治中心归绥开展地下工作,成立了中共地下党支部。19391月,郝登鸿任中共归武边区区委书记兼归武边区抗委会主任,他化名赵光,四出侦察敌情,筹备物资,支援前线。1939年夏,他奉命调李井泉部骑兵支队。在反“扫荡”斗争,郝登鸿带领人民严密防守,有力地保卫了根据地。后来,任命他为中共归武县委书记。

1939秋,绥远省委派他开辟一条经大青山通往蒙古兰巴托的国际交通路线。19402月,郝登鸿与向导出发,经过数月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乌兰巴托,但因出国手续不全被蒙古监禁。后经任弼时与共产国际交涉,郝登鸿获释,在苏联疗养、留学数年。1942年回到乌兰巴托,在中国工人俱乐部乌兰巴托办事处工作。

    19458月,日本投降后,郝登鸿一行9人,在蒙古国人民军的护送下,顺利地通过了边界线,在向绥蒙区政府所在地商都进发时,遭到土匪袭击,郝登鸿壮烈牺牲,年仅30岁。

整理:杜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