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贾拓夫
贾拓夫(1912~1967)
原名耀祖,曾用名贾元、拓夫、红光、虹光、关烽、绍先,字孝先,神木城人。1926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4月,他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任共青团陕北特委负责人。同年秋,在米脂筹备召开共青团陕北第二次代表大会时被敌逮捕,因无证据获释。12月代理团陕北特委书记。1934年1月在瑞金先后出席了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华苏维埃二大。在苏维埃二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执委会候补执委。会后留瑞金,协助陈云做白区工作;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后任总政白区工作部部长。1935年7月,长征红军抵达黑水、芦花时,成立筹粮机构,他是芦花城的筹粮委员之一,带领红军战士到藏区筹粮熬盐。9月,毛泽东从部队缴获的国民党报纸上,发现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报道,多次找贾拓夫询问陕北情况。他详细汇报了中共陕北组织、陕北红军以及根据地的情况,对中共中央确定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安放在陕北起了很大作用。
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贾拓夫受中央委派,带领先遣队和一部电台,去找陕北的红军和中共组织。10月24日在甘泉下寺湾找到红十五军团政委程子华及中共陕甘晋省委副书记郭洪涛,立即电告中央。11月2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领导到达下寺湾。11月6日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于甘泉县象鼻子湾。
1936年“西安事变”后,他作为中共代表之一,随周恩来到西安。12月25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重建中共陕西省委,贾拓夫被任命为省委书记。1952年8月调北京,历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兼轻工业部部长、第四办公室主任。1956年出席中共八大,被选为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翌年担任国务院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基本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58年再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在编制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他在确定发展速度和制定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问题上直接参与决策,对私营工商业和城乡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刘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