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中国共产党忠实的朋友——杜斌丞
来源:未知
浏览量:
914
发表时间:
2012-10-17 09:55:42.0
打印本文

杜斌丞
杜斌丞,名丕功。陕西省米脂县人,生于1888年。1913年夏考入北京国立高等现范。1917年毕业后任榆林中学史地教员,1918年任榆中校长,锐意革新倡导民主思想。聘请魏野畴、李子洲、呼延震东等中共党员教师到校执教,先后培养出刘志丹、谢子长、霍世杰等一大批革命志士。主持榆中10年,自俸节俭。另外还支持筹办绥德师范,延安中学,米脂三民二中、1927年辞职赴西安、武汉、上海等地考察,主动接触共产党人及苏联顾问,政治思想发生深刻变化,从此自觉“站在长线上”,真诚拥护共产党。1930年秋,杨虎城率部入关主陕,电邀他由北平返陕,从此杜成为杨的重要决策人之一。1931年杜两次以高级参议身份到甘肃,联络说服各股地方武装拥扬。12月,孙蔚如部撤出任甘肃宣慰使,杜任秘书长,理省政。此间暗中援助刘志丹、谢子长在陕甘边界的革命活动。1933年,蒋下令将杨虎城驻甘部队全部投入“剿共”前线。杜向杨提出联共反蒋抗日主线,派人与川陕边区的红四方面军达成互不进犯协议。1935年,坚决拥护“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线,促进张学良、杨虎城接触,协助共产党争取西北军、东北军联合抗日。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就任改组后的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承担繁重政务,联络各方,推行张、杨八项主张,促使全省政令统一。后任政治设计委员会委员,代表杨虎城参加红军、西北军联合办公厅工作,与周恩来密切协作,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对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多方支持;拥护、营救了不少革命同志,资助平津等地流亡来陕学生奔赴延安或敌后。1938年卸任,蒋介石派胡宗南拉拢,概不接受。1940年开始奔走西南各地,促进各民主党派团结和民主运动的发展。1944年10月,与杨明轩等筹建民主同盟西北总支部,次年2月成立,1945年10月当选民盟中央委员、常委兼西北总支部主任。1946年1月,以民盟顾问参加旧政协会议,在各种集会上仗义直言,反对蒋介石内战、卖国方针,赞扬共产党民主建国纲领。1946年2月,从西南回陕西,公开宣布要为实现民主政治斗争到底。蒋介石、胡宗南对他极端仇视,派出特务盯梢监视。1947年3月20日,胡宗南侵占延安的第二天,悍然逮捕杜斌丞。在敌人牢狱和法庭上,他大义凛然,批驳敌人,鬼蜮使俩,1947年10月7日,杜斌丞在西安玉祥门外慷慨就义,终年60岁。1948年10月7日,延安召开千人大会,纪念杜斌丞殉难一周年,毛泽东亲书“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挽联。边区政府在米脂建立“斌丞图书馆”,以志纪念。